最近台股又創新高,很多朋友都在問:現在ETF這麼熱門,到底跟以前的共同基金有什麼不一樣?
我記得自己第一次研究ETF時,腦中只浮現「一籃子股票」的模糊印象,實際深入後才發現,選擇ETF和選擇一般共同基金,真的很不一樣!
其實ETF就像是市集裡那種已經配好的便當盒,每一盒直接對照著一個指數(比方台灣50、電子類股),你想要什麼主題,直接挑現成配好的。而傳統共同基金比較像專業廚師單獨幫你配菜,經理人根據他自己的看法選股,每盒味道或許更加與眾不同,但不保證一直合你胃口。
ETF跟共同基金最大的3個差別,真的超級關鍵!第一個是「選股方式」:ETF直接照著指數成分股,被動配菜,不靠經理人腦袋一時靈光;共同基金則是經理人親自挑股票,多少帶點個人色彩。
第二,最有感的是「交易方式」:ETF就像在市場裡隨時都能買賣的貨品,開盤就能下單、即時成交;但共同基金只能等到收盤後,用當天淨值買(賣),給你一種緩一拍的感覺。
還有第三,「價格波動」:ETF全程即時價,市場一有風吹草動股價就跟著跳,所以彈性超大但波動也明顯;共同基金則是一天只有一次價,收官才揭曉。
總結一句話,只要你搞懂了這三個差別,就能開始自信選擇ETF,把投資組合打理得更有效率!我的建議?找找最適合自己目標的那個指數型ETF──別光看熱門,想清楚自己希望跟隨哪條市場脈動,慢慢培養自己的投資節奏。ETF,一次打包台股成長的可能,值得你踏出第一步!
Tip: Use this prompt in Reela'sAI Video Generator to easil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version in minutes.